書名:《再見,最好的妳》
作者:克莉絲汀‧漢娜
出版社:春光
預計出版日:2015年4月
【簡介】
榮登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榜Top3,美國超過百萬名讀者最期待的續作!
最感人暢銷小說《最好的妳》出版後,他們都在問:「然後呢?」
原諒傷妳最深的人,但可能再度被傷害;
或遠離讓妳痛苦的人,可心裡永遠有遺憾……
妳,會怎麼選?
塔莉一直以來都是傳奇人物,她以遠大夢想為燃料、受痛苦回憶所驅策,
認為世上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──直到好姐妹凱蒂過世,
她的世界瞬間崩塌了一半,另一半是用承諾撐著:照顧凱蒂的子女,
但問題來了:她完全不瞭解家庭、母性,也不懂得如何照顧人……
美麗脆弱、十六歲的瑪拉,因為母親過逝而一蹶不振,
大家拚命想讓她振作,但用盡全力,她依舊沉溺哀傷而難以觸及,
她不在乎所有人、所有事──直到她愛上一個男孩,
他讓她重拾笑容,卻也將她帶離家,進入危險陰暗的世界。
六十多歲的桃樂西,一手造成女兒塔莉充滿陰影的過去。
塔莉小時候遭到她一再拋棄,但現在她回來了,在塔莉最孤寂的時刻來到她身邊。
經過多年隱瞞,桃樂西終於不得不面對最深沉的恐懼:
唯有揭露過去醜惡的祕密,她才能真的成為女兒需要的母親。
現在,一次選擇造成的意外,一通深夜響起的電話,
讓這三名女子重新聚首,繼而展開一段刻骨銘心的救贖之旅……
【國際媒體感動推薦】
*引人入勝、觸動情感……一本十分感人的小說,描述母女、家人、朋友的關係與人生重來的機會,探討愛、心碎、信念、哀慟與療癒。請準備面紙。——《圖書館期刊》
*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令人欲罷不能。——《科克斯書評》
*感人的寫作功力,鋪陳情節的鐵石心腸有如希臘悲劇作家。讀者將手不釋卷,直到發出最後一聲心疼啜泣。——英國《每日郵報》
*作者透徹瞭解筆下的人物……尤其是塔莉。她以文字、詞句捕捉到這個角色的本質,讓她活靈活現、躍然紙上。所有拿起此書細細品味的讀者都將被它觸動內心。——《哈芬登郵報》
*讀者將狂抽面紙。——《書單》
*令人著迷的故事,述說親情、哀慟與寬恕。——英國《 星期日快報》
*動人的成長故事——《 Heat》雜誌
*魅力十足、聰慧過人的作者。——《西雅圖時報》
貼個開箱照。(抱歉桌子有點亂)一開始拆開的時候看到有附小卡片超驚喜!
裡面是手寫的小卡片!超用心!>////<編輯的字超美!當下就想說要收藏起來XD
閱後感:
作為《最好的妳》續篇,當然讓人非常期待內容!這本一開始便讓人眼眶含淚,憋了三十頁之後還是先闔上了書,懊惱自己為什麼要把書帶出門閱讀,何況想靠一包隨身攜帶型面紙撐住是絕對不可能的。
在失去一個人之前,你可能連想都沒想過失去這個人將會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,或是曾思考過,但認為不至於動搖自己生活重心,沒必要太過珍惜。誰知,等到那天到來時,卻宛如晴天霹靂,自己因此變得失魂若魄、行屍走肉。
凱蒂在親朋好友之間扮演的角色是盡責的母親、好妻子、塔莉最好的姊妹,看來與一般女性並無太大差別,但是作者描寫這些情感卻會讓人深受感動。正因為與我們的生活相當貼近、或說相似,讀本書時更會覺得彷彿敘述的就是自己!十分有代入感。
凱蒂的離開讓許多人悵然若失,而塔莉、桃樂西(白雲)、瑪拉也因此大幅改變。逃避現實或者面對悲傷端看個人選擇,誰也強迫不了。在前一本《最好的妳》當中,白雲在我看來真的是位很糟糕的母親,然而,她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回頭找塔莉、拋棄塔莉,在本書都能獲得解答,且同樣地,會讓人感到揪心。母親是一個很偉大很重要的角色,我很愛我的媽媽,即便她打我罵我責備我,我仍然能從其中感受到她的愛。平時我們的互動也很親密,時常擁抱,曾經想過如果沒有她在我身邊的話,我極可能會變成一個不受控制、每天四處瘋玩的孩子,因為我爸基本上是不管我的。所以看到瑪拉的改變,真的是打從心裡感到開心。孩子再叛逆,只要最後肯回到父母身邊就好。相信所有愛孩子的父母們都是這麼想的。
記得,不論是讀這本書還是讀《最好的妳》,請準備好一整包面紙(說不定還不夠),真的要避免在公共場合看哦!
*博客來網路書店可以看其他人的感想>>博客來-《再見,最好的妳》
*感謝出版社給予試讀機會以及提供書訊^^
*書封為出版社提供之原文版本,中文版本之後補/換上。
*我真的不太會寫開箱文OTZ(特意寫在最後面)